选择语言

400-060-2480

年减排量2825吨的零碳智慧乡村如何建设?建设路径、面临困境及解决方案

发布日期:2023-12-06 作者:超级管理员

前言:零碳乡村,是指在乡村范围内通过农村生产生活节能减排、农业低碳循环发展、植树造林等形式对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进行抵消,最终实现“净零排放”。

今天的文章将为大家解答零碳乡村该如何建设,参照什么标准,有哪些发展模式与实践案例,我国在建设零碳乡村的过程中又面临哪些难题,该如何解决等问题。

01

零碳乡村概念定义

零碳乡村是指在乡村范围内通过农村生产与生活的节能减排、农业低碳循环发展、植树造林等形式对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进行抵消,降低能源资源消耗,构建气候友好的自然环境、房屋建筑、基础设施、生活方式和管理模式,最终实现“净零排放”。

简单来讲,就是指通过一定方式使得乡村生产生活中产生的碳排放,能够被本地生物碳汇以及碳抵消手段所中和的建制村。一般而言,零碳乡村建设可从乡村能源使用、农业、交通、建筑、森林及乡村生活等领域实现净零碳转型,涵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等所有领域。

02

零碳乡村建设路径

1、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太阳能利用:推广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热水器等设备,为农村地区提供清洁能源。

风能利用:在适宜的地点建设风力发电设施,利用风能发电,满足乡村电力需求。

水能利用:利用水流、水头等水资源,建设小型水电站,实现乡村能源的自给自足。

2、提高能源效率:

节能建筑:在乡村新建或改造房屋时,采用节能建筑材料,加强保温隔热,减少能源消耗。

高效电器:推广使用高效电器,如LED照明、节能家电等,降低用电量。

智能电网:建设智能电网和智能电表,实现对能源的精细管理和调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推广低碳交通方式:

公共交通:增加乡村公共交通线路和班次,提供方便快捷的公共交通服务,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出行。

非机动车和步行:改善乡村道路环境,建设自行车道和人行道,鼓励居民选择非机动车或步行方式出行。

4、优化农业生产方式:

种植技术改进:推广高效的农业种植技术,如精准施肥、节水灌溉等,减少化肥和水资源的使用。

养殖模式改善:提倡科学养殖,改善畜禽舍室条件,减少畜禽粪便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发展有机农业:鼓励农民转向有机农业,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土壤和水源。

5、加强垃圾分类和处理:

垃圾分类系统: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制度,提供垃圾分类容器和相应的收运设施。

垃圾资源化利用:推广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如厨余垃圾堆肥、可回收物回收再利用等,减少垃圾焚烧和填埋带来的碳排放。

6、提升环境意识和教育:

宣传教育:开展环保宣传活动,提高乡村居民对环境保护和低碳生活的认识。

培训和技术支持:为农民提供相关培训和技术支持,帮助他们掌握环保知识和技能,推动低碳发展。

7、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政策扶持:出台支持零碳乡村建设的政策和法规,提供税收优惠、补贴等激励措施。

资金投入:增加财政资金投入,支持零碳乡村建设项目的实施和运营。

通过综合采取以上措施,可以实现乡村地区的零碳目标,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03

 零碳乡村发展模式

目前,我国零碳乡村实践主要从增汇、减排两个方面探索发展了四种模式,包括侧重于从碳汇侧增汇的“新能源+产业模式”和“生态碳汇碳交易”模式,以及侧重于从碳源侧减排的“建筑和设施低碳节能改造模式”和“生物质资源利用模式”。

发展模式一:新能源+产业

相关技术:采取新能源+现代农业模式发展渔光互补、农光互补、林光互补、牧光互补,在光伏板下开展各类经济作物规模化种植,提升土地综合利用价值;新能源+生态修复、矿山治理。

在各地低碳乡村实践中,基于新能源+产业的光伏改造模式应用广泛,综合效益较大。如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发展“渔光一体”模式,采用“水上发电、水下养殖”、“一种资源,两个产业”的集约立体发展模式,通过0.6万亩项目占地发展清洁能源和生态农业产业,贡献年均上网电量3.2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8万吨,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共赢。

发展模式二:生态碳汇碳交易

相关技术:利用宜林荒山荒地实施碳汇造林、湿地保育,提升生态系统固碳能力;改变稻田灌溉方式,实施秸秆还田、有机肥增施、调整供水管理等手段,提升土壤碳储量,减少甲烷排放。

随着全国碳市场正式开启,基于乡村的生态碳汇碳交易项目热度逐渐升温,如通山县燕厦乡竹林碳汇项目造林规模为1.05万亩,年均减排量约0.66万吨,进入碳市场交易后每年可“凭空”收入约1400万元,全县10万农民从中受益。南靖县龙山镇农田碳汇减排项目涉及0.9万亩农田,年均减排量约0.23万吨,交易收益全部用于乡村振兴建设和村镇公益事业。

发展模式三:建筑和设施低碳节能改造

相关技术:构建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农村电网,推动公用设施和分布式建筑屋顶光伏的新能源一体化发展;提升农房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利用连廊、门斗等辅助功能空间建造被动式太阳房;采用高效低碳的能源设备,大力推广节能型炊事、取暖电器;鼓励小排量、低能耗、新能源汽车和公共交通的使用。

从既有实践经验来看,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新马村进行了新能源建筑和市政设施改造升级,其中通过分布式屋顶光伏发电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0.51万吨,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130万元,间接经济效益约1265万元,不仅推动了城乡电力服务均等化和村民生活低碳转型,还初步达成了新马村年内实现现有负荷“碳中和”目标。

发展模式四:生物质资源利用

相关技术:收集农林废弃物,结合生活有机废弃物处理,建设酵素农业基地生产环保酵素代替农药化肥,也可售卖;建立“环保集市”机制,推动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等循环经济模式;村企合作建设规模化生物质热电联产、生物质燃气、生物质液体燃料等项目。

推动生物质资源利用不仅可以满足乡村地区能源低碳转型发展的需求,也利于提升乡村人居的环境质量。

如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大堰镇箭岭村通过建立酵素制作基地,已累计制成环保酵素有机肥料20余吨,培育酵素农业基地80余亩,为村集体经济增收十万元。箭岭村同时建立了“环保集市”,探索零污染村庄循环经济模式,截止到2021年,箭岭村垃圾减量90%,厨余垃圾利用率100%。

04

零碳乡村建设六大难题

1、零碳智慧乡村建设存在多方面阻力

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的融合能够在温室气体减排、碳汇核算、降污减碳等方面发挥优化作用,但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不高,且东西部存在鸿沟,在新兴技术接纳上存在差距,乡村居民的数字贫困率较高,表现出普遍的排斥行为,积极性不足。

在管理上,内生型人才在信息技术水平上不达标,外聘人才对当地状况不熟悉因而缺乏因地制宜的管理措施。除此之外,还存在技术平台投入和产出不平衡的问题,在平台维护、运营阶段的水平有待提高,整个智慧乡村的建设存在顶层设计和系统完整性的缺失。这些因素制约着数字乡村建设下双碳目标的如期完成。

2、乡村经济发展与碳约束的矛盾

双碳目标的实现与乡村脱贫任务完成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重叠,但又相互影响。相关研究表明,未处理好乡村脱贫任务与碳中和的关系,会出现“返贫”现象,这涉及到碳中和制度的环境正义问题。

为此,健全农村碳交易排放体系和碳补偿市场,将个人碳交易纳入农村碳市场,有助于在实践上助力于乡村脱贫和碳减排。

绿色金融对于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指导性作用,而其仍存在涉农配套建设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以及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符合乡村可持续发展产品的多样化不足、绿色金融理念不够深入现象,甚至企业出现“洗绿”的不良行为,这些问题需要社会、经济、环境领域进行综合性研究和全方位的监督和管理。

3、低碳技术不成熟

我国的低碳技术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处于落后地位,且各地区低碳技术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城市和乡村在低碳技术的应用上存在鸿沟,即使是较为成熟的低碳技术,考虑到乡村实际情况,也会出现适应性较差、应用与转化脱节等问题。

水循环低碳技术涉及乡村雨水和污水处理,低碳节能的水循环系统已经在我国不同地区的村庄有所应用,但这项低碳技术易受到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污水处理技术不成熟等问题的影响。

对于乡村住宅低碳技术的应用,应根据 各地出台的相关绿色建筑政策从材料、设计、施工全周期进行评估,但目前就绿色建筑的国家标准而言, 其属于推荐性标准,不具有强制性,未能在广大乡村地区得到普遍推行,人们更偏向于廉价、实用的建筑材料和施工方式,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物、废弃物、建筑垃圾处理不当也是常见的能源、资源浪费现象。

4、零碳乡村建设未得到具体落实

目前,我国能源结构仍以煤炭为主,达到50%以上,乡村各项经济活动和生产劳作过程也少不了传统能源作为支撑,民用散煤占比总煤耗3. 9%,产生的空气污染物造成的大气污染达到总煤耗的68%。依据《大气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农业降污减碳的一体两面性质决定了实现双碳目标,减少大气污染是必要条件。

农业生产中需要投入的石油、煤炭等高碳排放能源使农产品的生产过程 不能达到降污减碳的要求,这样的“石油农业”未能将零碳乡村建设的目标落到实处。且部分乡村地区仍然存在厕所普及率不高而导致粪污、污水乱排乱倒、 管控不力、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不高的污染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对零碳乡村目标的实现形成制约。

因此,降污减碳的目标在各类农业生产、经济活动、日常生活中落实不到位是零碳乡村建设重要的障碍因素。

5、缺少完善顶层设计

衔接好低碳乡村顶层设计的宏观调控与地方部署 间的关系,决定了乡村双碳目标能否落实到位。

自中央一号文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于 2021年发布后,低碳乡村的转型取得了重大进展,宪法、碳中和法及其相关法、地方法得到了修改完善,为今后的乡村低碳转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然而,碳调控配套文件下的治理存在碎片化、粗略化,甚至出现“九龙治水”的现象,部分正在低碳转型的乡村地区无法作为一个整体,将转型体系中的资源和制度面向一个具体问题进行整合处理。顶层设计与地方之间的减排责任工 作机制也存在欠缺,省域主管部门只能得到粗略性指导,因此亟需出台相关政策以增强其实效性。在执行方面,常态化评估机制缺乏,致使碳减排标准难以落实。

《“十四五”全国绿色农业发展规划》中,缺少关于乡村双碳目标的指导性规划,涉及“三农”清洁生产 模式的要求不明确、低碳措施执行力度不够,在执行上地方部门、行业之间协同性的缺失,对于乡村双碳目标的实现也是不可忽视的阻力。

6、零碳城市与零碳乡村协调发展不足

城市和乡村虽然在地域上存在着界限划分,但从 双碳目标的完成来看,是一个不可割裂的系统。在我国对城乡融合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城乡人口流动性大、产业融合趋势显著、机制体制趋向同一化。

因 此,低碳发展成为了城乡发展内部驱动机制中新的重要因素,在城乡耦合发展主要控制因素中,“人碳” 关系作为与“人土”“人气”“人水”等要素关系中同等影响的重要因素,对于城乡发展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促进、限制、改善等多种效用,从多维度对城乡高质量发展形成干预。

因此,零碳乡村的建设需要从生态环境改善、科技人文发展、低碳技术、 绿色金融等方面与城市建立起紧密联系,在城乡区域一体化、协调统筹发展的大环境下做到城乡零碳共同发展。

05

零碳乡村建设六大路径

1、创新低碳技术平台打造智慧零碳乡村 

根据我国目前的智慧乡村建设来看,其发展的目的是为乡村振兴提供基础设施建设及先进平台和工具、信息传播技术。

为达成双碳目标,低碳设施和为低碳项目服务的技术和平台将是对碳中和碳达峰的最大助力。 在光伏发电项目中,一体化光伏电站若实现自用 并网联营,智能农村电网加快升级改造是必要条件,以构建多元融合高弹性绿色低碳智慧乡村电网,打造“光伏+储能”模式,满足乡村光伏电站“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日间储能、夜间市电”灵活供电的需求。

智慧电网的可靠、安全、高效能够全方面激 发农业生产的动力,从农产品全周期生产提高其生产效率。生产环境的监测数据汇聚至网关后,通过配电连接传入配变智能终端,配电网控制和无线技术也可为实施农业生产自动化管理提供条件,电力侧边缘计算的方法为研究产品特性和质量提供了理论支撑。

数据化乡村将在碳汇清单和数据的收集上系统集成化,有助于推动乡村碳交易市场机制的构建,这种通过大数据引导乡村碳市场的数字经济将对乡村的低 碳转型起到显著的助推作用。

在未来,电网企业应当把目光投向有相关政策聚焦下的乡村地区,通过乡村电气化为智慧乡村的新能源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和大数据平台搭建提供基本技术支撑。

2、依托绿色金融平衡乡村脱贫攻坚与零碳乡村建设 

乡村脱贫攻坚的任务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涉及领域多,存在众多长期复杂的问题。2017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实施绿色金融体系能够弥补乡村现有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金融体系运行的不足,在坚持绿色发展导向的同时推动农村实体经济发展。

绿色金融由碳金融、“三农”绿色金融产品、“绿色+普惠+科技”等金融创新模式与乡村振兴战略相互关联,通过碳金融、碳交易等市场机制引进绿色金融项目,将节能减排技术引入乡村经济活动,使碳交易额、碳交易量、碳减排与“三农”问题和乡村治理绩效挂钩,为乡村经济绿色发展导向提供了指引。

如,在乡村退化的土地上实施造林再造林项目,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巩固退耕还林政策的成果,实现地块的天然更新以达到森林的标准,届时将发挥森林的碳汇、减排、生态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助力于乡村双碳目标实现。

绿色金融建设与乡村生态环境、农业生产、畜牧业、林业等领域结合,开发出了具有农业特色的优势绿色金融产品,如“林权” 抵押贷款、农村土地经营权贷款及一系列以农业产品为抵押的农村信贷产品,但仍存在绿色金融产品结构不均衡、绿色保险、绿色债券等产品创新瓶颈明显的问题。

3、借助低碳技术发展新能源项目 

发展低碳清洁、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更有利于乡村双碳目标的实现。目前,部分乡村地区得到新能源项目的帮扶,以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沼气工程、生物质燃料为特色,将新能源技术成果同时助力于乡村 脱贫和乡村振兴。其优势如下。

新能源项目和工程将为乡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通过雇佣当地群众,在带来个人收益的同时,乡村集体经济机制的运行将提高其整体经济水平。

乡村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地势空旷平坦、房屋低矮,在风电、光电等项目上具有比城市更加凸显的优势,应借鉴城市能源规划原则中的“因地制宜,因气候制宜”基本原则,村民闲置的院子、屋顶都可为项目设施提供场地,使场地资源得到高效利用。

川藏、 西北等地区海拔较高,基本处于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且部分省份在其建筑设计标准中推荐的南向外窗设计也为太阳能蓄热提供了政策支持。

这些“新能源+帮扶”模式属于商业化创新模式,减少了农户资金投入和运营风险,通过政府补贴等手段引导农户参与,打造资源建设综合服务的同时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因此,乡村新能源项目的开发是助力其零碳乡村建设的重要路径。

4、依靠政策与保障机制促进零碳乡村落地 

零碳乡村的建设离不开国家的经济政策,没有经济政策的支持和相应的保障机制,无法保证零碳乡村计划落地。2018年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2021年出台《加快农村能源转型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将绿色金融和绿色投资的方向指向了与新能源产业的结合,相关政策也一再强调通过利用乡村闲置的土地资源,对清洁能源项目进行大力开发以影响碳指标增强经济效益。

2022年,中国人民银行出台《关于做好2022年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加大了对农村新能源项目和其他低碳项目的绿色信贷、绿色债券、投融资支持。

一些地方政府也发布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零碳乡村系统谋划,如定海区政府的两年行动计划把落脚点置于海岛种植业低碳化,并与高校合作,以科技报告的形式从农产品碳足迹、碳标签等方面开展标准体系建设,结合自身优势,有侧重地提升农业产业发展质量,推动零碳乡村从理论到实践的实现。国家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因地制宜的保障机制是落实政策的要条件。

5、全生命周期美丽乡村零碳化管控顶层设计

乡村的零碳化管控设计可借鉴零碳城市的全生命 周期碳排放管理,成为贯通打造零碳乡村多维度的指导思想,各维度的碳管控措施相辅相成,更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地助力乡村双碳目标的实现。

零碳乡村的内部建设可分为规划、运行、生活方式,从这3个维度对其运行进行引导,并与乡村的特殊社会作用和各具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结合,对农产品生产、土地资源、清洁能源、碳汇资源有效控制和利用。

如,在乡村住宅的设计规划中,依据当地绿色建筑的相关标准,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节水、节地、节材、节能等方面对其各项与碳排放有关的指标进行管控以达到乡村绿色建筑减碳的目标。

在零碳化管控设计的模式转变上也要循序渐进,不只从上到下通过政府进行规划管理,更需要自下而上地发挥村民的主观能动性,从古村落风貌区、乡村景点和历史文化意义上深入挖掘,考虑如何保留人们心中对于乡村的特有情怀,需要改造什么、摒弃什么,将乡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全生命周期零碳化管控顶层设计。

6、依靠零碳城市带动零碳乡村建设 

城市和乡村在各种维度上存在差异,城市的高额用电量和乡村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优势是将二者进行紧密连接的纽带之一。

城市的强大资源支持有利于快速低碳转型,零碳乡村的建设可以借鉴零碳城市的经验,也可以通过各地零碳城市和零碳乡村整体协调规划实现。在具有高产量绿色电力的乡村地区建立临近工业聚集城市的绿色电力基地,是实现区域经济整体协同发展的有力支撑。 

合理的城市能源规划和与其规模适应的乡村清洁能源供应项目能够匹配最优化的能源供给侧和用户端让整个区域的零碳建设在时间、空间上呈现可持续的态势。

将二者进行整体研究的同时,也要结合各自独 立系统所处的发展阶段进行分别研究。如,针对处于城镇化发展不同阶段的城市,如何对处于乡村振兴不同阶段的乡村进行带动,规模扩张、饱和型和萎缩型 的城市与乡村农业现代化不同发展阶段之间的鸿沟会使二者在衔接过程中存在科学技术、机制体制、意识和执行度等各方面的差距,这些都需要实施更完善、更科学、更有针对性的研究以使其发展模式达到最大契合。

06

零碳乡村建设案例

一、浙江安吉余村

近年来,湖州市安吉县余村积极贯彻“两山+双碳”理念,聚焦绿色低碳发展,积极创建首个全要素零碳乡村。

1、双碳规划进入现代乡村建设

瞄准“绿水青山”向“碳汇富地”升级转型目标,探索余村“两山+双碳”举措,对标“建筑、交通、市政、能源、农业”五大净零转型领域,推出“零碳数智、零碳市政、零碳景区”等多项涉及公共治理、低碳生活的行动计划,制定完成全国首个全域全要素的零碳乡村规划—《中国·余村零碳乡村建设规划2022—2035》。

2、双碳实践融入绿色高质量发展

围绕“两山+双碳”全面推进零碳工作在余村的实践,在节能降碳上开展零碳项目建设,“余村印象”图书馆获得全国首张铂金级碳中和建筑标识证书。

在低碳生活上推进油改电替代,截至目前全村已落地65辆共享电动自行车和电动观光车。在优化产业供给上,大力开展公共建筑屋顶太阳能发电系统建设,启动绿色发展“四个一”创新工程,目前已落地3棵光伏树,平均1棵光伏树全年可收集1825度电。

3、双碳战略纳入未来总体布局

将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全局,2023年起,余村将借助零碳乡村规划基础,进行《零碳乡村评价标准》编制。

利用公共基础设施平型屋顶等建设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基于“储能+”技术的微电网部署,推动可再生能源生产量并入电网提升能源自给率。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打造余村完整的零碳数智中枢体系。


二、浙江省天台县塔后村

塔后村坐落于天台县赤城山脚下,2021年,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塔后村更是获批浙江省第一批低(零)碳试点村。

践行低碳理念。塔后村从庭院入手,做好治危拆违、污水革命、垃圾革命、厕所革命等基础工程。营造低碳生活氛围,全年开展低碳活动、培训10余场次、2000余人次。2019年—2022年,塔后村人均碳排放量从0.91吨下降至0.68吨,下降率25%,户均收入从3万元提高到3.6万元。

完善低碳设施。因地制宜发展清洁能源,累计投入60万元,新建100盏太阳能光伏路灯、60余个电动汽车充电设施、6处共享单车投放点。此外,村内6户屋顶安装了光伏发电设施、45户民宿普及智慧用电、建设垃圾分类棚14处,收集点4处。

创新低碳道路。实施村庄改造,开展设计进村,顺应自然布局,不砍树、不占田,在改造门户庭院时使用本土特色建材,突出村庄原味,协调特色风貌,管控建筑风格。重点围绕先天优势开展“低碳”建设,立足村中原有草木、花卉,引导村民开展“微田园”建设,开发中药材观赏景观,凸显乡村休闲自然风光,畅通乡村振兴“血脉”。村内共计种植绿色作物150余亩,绿化面积达30亩,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秸秆回收率100%。

发展低碳旅游。塔后村因赤城山顶的梁妃塔而得名。塔后村周边有国清寺、桐柏宫等景区,交通便捷,休闲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塔后村依托优美的田园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打出“低碳旅游”招牌。同时,整村结合中草药花园及中医养生等理念,初步形成以低碳精品民宿聚集为特色的禅修养生度假村。


三、安徽宁国龙阁村

龙阁村零碳乡村创建是在具备的森林资源、可再生能源、旅游景观等基础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森林碳汇、采用零碳交通、创建零碳旅游和民宿,以及使用光伏、水电等零碳能源途径,使村域内碳排放总量等于或小于零,实现碳中和。

同时,以村集体林地为对象,核算林业碳汇,纳入“碳普惠”概念,让全体村民受益,并通过旅游碳中和这一外向型行为,让游客购买林业碳汇,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换,促进乡村振兴。

通过创建,龙阁村开发碳汇量共计19031吨二氧化碳当量,2021年温室气体排放2906吨二氧化碳当量,通过林业碳汇抵消,实现乡村碳中和。此外,该村建有78KW的光伏发电装机,所发电量约8.5万KWh,节省电费约6万元,每年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约50吨。

龙阁村零碳乡村创建,具有很强的复制性,是典型的低碳+旅游的工作模式,并为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加快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江苏生态环境:年均减少碳排放2825吨,首个零碳智慧乡村在苏州建成

[2] 碳中和资料库:零碳乡村如何建设?这篇总结讲透了!附建设路径、实用标准、项目案例

[3] 园景人:首个全要素零碳乡村 | 看余村如何用“零碳+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4] 计然智库:从低碳走向零碳,打造乡村“碳中和”示范



来源:碳中和资料库

Copyright @ 2019 柏美智慧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4015356号-1 技术支持:上海网站建设

在线客服
联系我们
  • 一键拨号 一键导航